第(3/3)页 虽然燕西华反复强调了,他已封鹿宁为后,暂时也没有充实后宫的想法,可这些大臣还是不厌其烦地老生常谈。 虽然,他们都以皇嗣为借口,可实际上,他们对一个毫无权势背景的北渝女子,来做南诏的皇后明显不满。而且,他们自己的女儿都待字闺中,等待进入宫中争宠,可皇上却迟迟不开尊口。 刚开始,燕西华只是神色平静地听着,再平心气和地和他们讲出自己的想法。可几年下来,见他们始终不肯放弃,燕西华便脸色一变,冷冷骂一句: 「朕娶几个老婆,要和谁生孩子,用不着你们管!」 每次争吵都以燕西华的龙吟虎啸而结束,这让他不厌其烦。而今日,就发生了一件他未预料的事。 就在众人昏昏欲睡之际,一个五短身材、相貌中等的大臣,忽然手持笏板走了出来,面朝天子深深鞠躬,然后大声喊道:「臣户部侍郎唐垌有本要奏!」 燕西华支颐看着面前这个,没什么名气的大臣,只照例应付道:「爱卿请讲!」 话音刚落,只见唐垌清了清嗓子,转头看向梅宗臣,朗声道: 「请梅大人出来听训!」 此言一出,满堂官员都傻了眼,一个区区三品官员,竟敢当着天子和众人的面前,训斥内阁首辅!真是 个不知死活的狂悖之徒! 然而,更出乎众人意料的是,梅宗臣却神态淡定的走出来,恭敬地站在一旁,用心的听着。 唐垌见他如此顺从,竟十分满意地点点头,便立刻从怀中拿出奏折,旁若无人、铿锵有力地将其读完: 这封奏折有将近六十个要点,每一项都是针对梅宗臣和太后的批评之声。 他所批判的那些独揽朝政、霍乱朝廷、结党营私、赏罚不明、重用酷刑等罪名,虽然都是老生常谈。 然而他用词犀利、鞭辟入里、一针见血,让众朝臣听得心惊胆战、噤若寒蝉。 燕西华越听脸色越难看,曾多次喝停,唐垌却置若罔闻、理都不理。 不但如此,他还在读完奏折之后,自顾自的继续长篇大论、滔滔不绝地阐述自己的观点。将身旁脸色铁青的梅宗臣,骂了近一个时辰。 「够了!」燕西华实在难以容忍,忍不住拍案而起,大声呵斥着:「爱卿的意思,朕明白了!如果没有其他事的话,你就先退下吧!」 唐垌从容地深施一礼,正色道:「殿下,臣冒死前来进谏,这些可都是利国利民的肺腑之言!梅宗臣祸乱超纲,太后残害皇嗣,这些都是铁铮的事实!难道您要不顾百官和苍生,执意偏袒他们吗?」 燕西华无奈地叹口气,缓和了口吻,说道:「唐大人,朕从未想偏袒任何人,更不会纵容一个犯错的人!你方才说来说去,就是要弹劾太后以及梅宗臣,这个事情朕烧毁后处置。这里毕竟是朝堂,还要注意你的言行,就不要再说下去了吧!」 第(3/3)页